#安装前准备

# 服务器准备

# 操作系统要求

服务器类型 操作系统 支持版本
x86_64 CentOS 7.9.2009及以上
x86_64 Ubuntu 20.04.1及以上
ARM aarch64 中标麒麟 Kylin Linux Advanced Server V10 (Lance)

# 服务器配置

  • 管理平台可以和托管资源共用服务器,此时需考虑服务器资源分配
  • 平台独立部署时,根据所管理的数据库数量不同,需提供不同规格的最小配置服务器
托管数据库规模 服务器最低配置
1-2实例 2核,4G内存,30G硬盘
3-10实例 4核,8G内存,50G硬盘
11-60实例 8核,16G内存,100G硬盘
60实例以上 16核,32G内存,500G硬盘

Note

任何部署形态的YashanDB,该数据库下任意类型的数据库节点都被视为实例,需要纳入统计。

最低硬盘配置不包含存放数据库备份的空间;如需在管理平台主机上存放备份,请酌情提高硬盘配置。

# 开放端口

默认使用以下端口,也支持在部署时修改etc/deploy.yml更改端口,端口详细介绍可参考端口列表

服务器 默认端口
管理平台服务器 9060,9061,9062,9063,9064
数据库服务器或其他需要被平台托管的服务器 9070和9071

可通过以下方式确保端口可用:

方式一:关闭防火墙。

# 查看防火墙状态
#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或 firewall-cmd --state

# 关闭防火墙
#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

# 关闭开机自启
#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
Copied!

方式二:添加白名单。

# 在不关闭防火墙的情况下,开放端口 9060至9064、9070、9071
# 查看白名单(端口开放情况)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list-ports

# 添加开放端口(--permanent 永久生效,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)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060/tcp --permanent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061/tcp --permanent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062/tcp --permanent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063/tcp --permanent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064/tcp --permanent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070/tcp --permanent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071/tcp --permanent

# 开放端口后要重启防火墙
#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
#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

# 如需从白名单中删除已添加的端口,使用如下命令
# 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remove-port=9071/tcp --permanent
Copied!

# 安装示例服务器列表

以下列出安装示例所用到的服务器信息:(所列服务器均为X86_64架构并安装CentOS 7.9.2009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)

服务器名称 服务器IP 角色
服务器1 192.168.1.2
服务器2 192.168.1.3
服务器3 192.168.1.4

# 用户准备

以yasmanager用户为例,在用户创建和授权后,后续所有安装步骤均在该用户下操作。

1.创建用户。

# 新建yasmanager用户
# useradd -d /home/yasmanager -m yasmanager
# passwd yasmanager
Copied!

2.赋予sudo权限。

# 对用户赋权并打开/etc/sudoers文件
# cd /etc
# ll sudoers
# chmod +w sudoers
# vi /etc/sudoers

# 在文件的最后添加如下内容后保存退出
# yasmanager  ALL=(ALL)NOPASSWD:ALL

# chmod -w sudoers
Copied!

3.检查umask权限掩码。

确保umask权限掩码为022或002。

# 查看当前umask权限掩码
# umask

# 若权限掩码不为022或002,在~/.bashrc中增加umask 022
# echo "umask 022" >> ~/.bashrc
Copied!

# 应用环境准备

# libnsl环境准备

# 查看是否存在libnsl
# ldconfig -p | grep libnsl

# 若不存在,可使用以下方式安装
# yum install libnsl  
# 或
# apt update && apt-get -y install rpm  && rpm -ivh libnsl-2.28-164.el8.aarch64.rpm --nodeps 
Copied!

# 数据库环境准备(可选)

后端数据库可选sqlite3或YashanDB,若选择YashanDB,需提前部署好YashanDB的单机环境。

sqlite3(默认) 说明
版本要求 3.7.17及之后版本
YashanDB 说明
版本要求 22.2及之后版本
部署形态 单机数据库
数据库用户 新建yasman用户,赋予dba权限: create user yasman;grant dba to yasman;

# 开机自启前提

在部分操作系统版本中(例如Ubuntu 18.04及更高版本),rc.local文件默认不启用,如果在此类操作系统版本中希望管理平台开机自启,可以做以下操作:

创建或编辑/etc/rc.local文件。

# sudo vim /etc/rc.local
Copied!

在文件中编辑内容,例如:

#!/bin/bash


exit 0
Copied!

管理平台开机自启需要确保对rc.local有可执行权限,可执行以下命令:

# sudo chmod +x /etc/rc.local
Copied!

开启rc-local服务。

# sudo systemctl start rc-local
# sudo systemctl enable rc-local
Copied!

管理平台在安装部署过程中会自动将自启程序写入/etc/rc.local,没有该文件或无可执行权限不影响部署。

管理平台部署成功后也可以手动添加,将下列启动程序命令添加到自启配置文件中:

# su {安装用户} -c '{安装路径}/ycm/monit/bin/monit -c {安装路径}/ycm/monit/data/monitrc'
su yasmanager -c '/opt/ycm/ycm/monit/bin/monit -c /opt/ycm/ycm/monit/data/monitrc'
Copied!

Note

若开机自启动无法生效,rc-local服务可能受到服务器系统配置或其他开机启动项影响,用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。

# 时区同步设置

建议在部署管理平台之前先设置好服务端的时区。

修改时区的正确方法:

  1. 通过timedatectl查看当前的系统时区。
  2. 如果Local Time 不是CST的话执行下面指令将时区换为东八区timedatectl set-timezone Asia/Shanghai

# 软件包准备

请根据实际需求向我们的技术支持获取软件包:(xx.xx为软件版本号)

软件包名 说明
yashandb-cloud-manager-xx.xx-linux-aarch64.tar.gz
yashandb-cloud-manager-xx.xx-linux-x86.tar.gz
管理平台安装包,用于在Linux x86_64/arm64平台进行安装和部署。

将软件包上传至yasmanager用户/home/yasmanager路径下:

# 解压
$ tar -xzvf yashandb-cloud-manager-xx.xx-linux-x86.tar.gz
$ cd ycm
Copied!

# 客户端浏览器

支持浏览器Google Chrome、Microsoft Edge和Firefox,建议使用当前较新的版本。

浏览器 支持版本
Google Chrome 88 及以上版本
Firefox 78 及以上版本
Microsoft Edge 88 及以上版本